日本行政改革與政官關係的變遷:從五五年體制到小泉內閣 = Adminis...
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碩士班

 

  • 日本行政改革與政官關係的變遷:從五五年體制到小泉內閣 =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ians and Bureaucracies: From the 1955 System to Koizumi’s Cabinet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並列題名: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ians and Bureaucracies: From the 1955 System to Koizumi’s Cabinet
    作者: 林旻信,
    其他團體作者: 國立高雄大學
    出版地: [高雄市]
    出版者: 撰者;
    出版年: 2009[民98]
    面頁冊數: 8, 166面圖,表 : 30公分;
    標題: Administrative Reform
    標題: 五五年體制
    附註: 參考書目:面151-166
    附註: 指導教授:楊鈞池
    摘要註: 政治人物與官僚在政府當中各自構成了決策與執行的角色,然而身為執行者的官僚往往因為理解實際執行的狀況而介入到政策形成的過程,甚至藉由其議程設定的能力來扭轉原本應該聽命於政治人物的權力關係,在韋伯對專業理性官僚會取代其政治上的老闆的擔憂中便可見一斑。日本是個有深厚官僚統治傳統的國家,戰後的日本雖然進行了民主化的政治改革,但並沒有改變在戰時形成的,對社會具有強大干涉能力的官僚體系。隨著戰後政治的發展官僚轉入政界,形成了以官僚政治家與官僚決定政策的官僚主導模式。到自民黨長期穩固執政下,出現有足夠專業知識,而非官僚出身的族議員,在派閥政治的操作下強化了利益分配政治。1990年代自民黨失去政權終結了五五年體制,在短時間的執政中聯合政府通過了政治改革法案改變了政黨政治的規則。自民黨重返政權後繼續推動政府改革,以行政改革為號召,橋本龍太郎意圖建立能讓首相主導決策的體制,而設置了功能大幅強化的內閣府。然而真正享受到此成果的人為小泉純一郎,小泉藉由增加的地方黨員票取得了自民黨,藉由官邸的權力逐漸瓦解他在自民黨內的對手,從官僚手中奪取到設定議程的權力,成為以首相為代表的政治凌駕行政官僚。然而,內閣-執政黨的這層結構若未解決,官僚還是有相當能力抵抗,小泉在道路公團改革與地方財政三位一體改革的未竟全功即說明了這樣的情況。 non
館藏
  • 2 筆 • 頁數 1 •
 
310001861551 博碩士論文區(二樓) 不外借資料 學位論文 TH 008M/0019 382101 4462 2009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310001861569 博碩士論文區(二樓) 不外借資料 學位論文 TH 008M/0019 382101 4462 2009 c.2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 2 筆 • 頁數 1 •
評論
Export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