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舞 = Angel dances

 

  • 天使之舞 = Angel dances
  • 紀錄類型: 書目-錄音,音樂表演資料 : 單行本
    並列題名: Angel dances
    出版地: 臺北市
    出版者: 科藝百代;
    出版年: 2006[民95]
    面頁冊數: 1張雷射唱片(73分58秒)立體聲 : 4 3/4吋;
    標題: 宗教音樂 -
    標題: 大提琴 - 演奏 -
    附註: CD
    附註: 公開播映版
    其他題名: Die 12 cellisten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其他題名: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
    摘要註: 以探戈大師皮亞佐拉三首為天使所寫的探戈舞曲展開全片,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在2006年的這張新專輯將以音樂探索音樂中最4具性靈和宗教的一面。藉由各個時代、宗教的音樂,在十二把大提琴的音色中,勾勒出一個讓人洗滌塵俗,獲得昇華的音樂聖地。在三首皮亞佐拉的天使探戈之後,他們邀請到靈魂樂和爵士樂歌手喬思琳史蜜絲、爵士小號手馬可斯史托克豪森(現代作曲家史托克豪森之子)、以及柏林廣播合唱團共同演唱他們這套音樂風格涵蓋十六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各種不同風貌的樂曲。片中愛沙尼亞作曲家帕爾特的「兄弟」一曲,曾被國內的「雲門」舞集用在舞作「竹舞」中,相當有名,而片中這份十二把大提琴的改編版,則是帕爾特親自為該團在一九八二年改編,並由他們首演的。而史托克豪森的「小品」則是他特別為該團創作的爵士樂曲,片中也特別邀請到他一同來演奏小號的部份。自從2000年闊別樂壇多年後,重新發行第一張專輯「南美大逃亡」後,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一共發行了三張專輯,每一張都獲得非常高的肯定。他們成功地遊走在跨界和古典的邊緣,不讓他們的音樂風格受到限制,從巴哈、文藝復興的音樂到最新的哈利波特電影主題曲,乃至邀請柏林愛樂指揮賽門拉圖爵士共同來唱饒舌歌,他們都能展現讓人為之亮起會心一笑的演奏。這一次再出新輯,他們更大膽的引用了更多的古典音樂在片中,拉開全片的音樂風格和層次,讓對比顯得更為強烈。改編自卡利西密神劇「耶夫塔」、孟德爾頌神劇「以利亞」中的合唱段、以及德布西鋼琴前奏曲中的「沉沒的教堂」和威爾第四首聖樂小品中的「聖母頌」等,都讓人耳目一新,即使是最神悉古典音樂曲目的愛樂者,也會為之眼睛一亮。而平常不接觸古典音樂的樂迷,則能從這些不受音樂風格限制的改編中,獲得靈感和新音樂型態的衝擊和感動。
    內容註: 兄弟(Fratres/Franz Schindelbeck) 哀悼吧(Plorate) 天使之復活(La Resurreccion del Angel) 天使之歌(Milonga del Angel) 天使之死(La Muerte del Angel) 小品(Miniatur (einer Seelenreise)/Markus Stockhausen) 沉沒的教堂(La cathedrale engloutie) 神劇以利亞中的三重唱(Trio & Double Quartet(Elijah)) 耶穌,世人期待的喜悅(Choral:Jesu bleibet meine Freude(from Cantata 147)) 聖母頌(Quattro Pezzi Sacri:Quattro Pezzi Sacri:Ave Maria) 自太陽升起(A solis ortus cardine/Jocelyn B Smith) 讓我們歌頌主(Let us praise him), 1,, 10,, 11,, 12,, 2,, 3,, 4,, 5,, 6,, 7,, 8,, 9,
館藏
  • 1 筆 • 頁數 1 •
 
300010025454 視聽欣賞區(三樓) 不外借資料 雷射唱片(CD) CD 913.4 1238 2006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 1 筆 • 頁數 1 •
評論
Export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