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的榮耀 : 諾貝爾物理學獎百年回顧
  • Record Type: Electronic resources : monographic
    Title Information: 諾貝爾物理學獎百年回顧
    Author: 郭奕玲,
    Secondary Intellectual Responsibility: 沈慧君,
    Secondary Intellectual Responsibility: 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Place of Publication: 臺北市
    Published: 科技圖書出版; 成陽發行;
    Year of Publication: 2005[民94]
    Edition: 初版
    Description: [685]面圖, 像 : 22公分;
    Subject: 物理學 - 傳記 -
    Online resource: http://www.airitibooks.com/detail.aspx?PublicationID=P200903301717
    Notes: 資料型式:文字
    Notes: 檢索型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Notes: 系統需求:AiritiBooksReader
    ISBN: 9576553253
    Content Note: , CH1, 出版緣起, CH2, 諾貝爾和諾貝爾獎, CH3,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X射線的發現, CH4, 19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塞曼效應的發現和研究, CH5, 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放射性的發現和研究, CH6, 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氫的發現, CH7, 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陰極射線的研究, CH8, 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氣體導電, CH9, 19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光學精密計量和光譜學研究, CH10, 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照片彩色重現, CH11, 19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無線電報, CH12, 19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氣液狀態方程, CH13, 19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熱輻射定律的發現, CH14, l9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航標燈自動調節器, CH15, 19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低溫物質特性, CH16, 19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晶體的X射線燒射, CH17, 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 CH18, 19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元素的標識X輻射, CH19, 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能量子的發現, CH20, 19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斯塔克效應的發現, CH21, 19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合金的反常特性, CH22, 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理論物理學上的貢獻, CH23, 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子結構和原子光譜, CH24, 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基本電荷和光電效應實驗, CH25, 19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X射線光譜學, CH26, 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佛蘭克 赫茲實驗, CH27, 192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物質結構的不連續性, CH28, 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康普頓效應和威爾遜雲室, CH29, 192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熱電子發射定律, CH30, 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電子的波動性, CH31, 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拉曼效應, CH32, 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的創立, CH33, 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子理論的新形式, CH34, 193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子的發現, CH35, 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輻射和正電子的發現, CH36, 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電子繞射, CH37, 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子輻照產生新放射性元素, CH38, 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迴旋加速器的發明, CH39, 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分子束方法和質子磁矩, CH40, 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子核的磁特性, CH41, 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泡利不相容原理, CH42, 194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壓物理學, CH43, 194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電離層的研究, CH44, 194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雲室方法的改進, CH45, 194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預言介子的存在, CH46, 195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核乳膠的發明, CH47, 195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工加速帶電粒子, CH48, 195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核磁共振, CH49, 195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顯微法, CH50, 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波函數的統計詮釋和用符合法作出的發現, CH51, 195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蘭姆位移與電子磁矩, CH52, 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電晶體的發明, CH53,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稱守恆定律的破壞, CH54, 195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切倫科夫效應的發現和解釋, CH55, 195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反質子的發現, CH56, 196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泡室的發明, CH57, 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核子結構和穆斯堡爾效應, CH58, 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凝聚態理論, CH59, 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子核理論和對稱性原理, CH60, 196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微波激射器和雷射的發明, CH61, 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電動力學的發展, CH62, 196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光磁共振方法, CH63, 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星能量的生成, CH64, 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共振態的發現, CH65, 196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基本粒子及其交互作用的分類, CH66, 197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磁流體動力學和新的磁性理論, CH67, 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全息術的發明, CH68, 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超導電性理論, CH69, 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穿隧現象和約瑟夫森效應的發現, CH70, 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射電天文學的開創性工作, CH71, 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子核理論, CH72,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J/□砂粒子的發現, CH73, 197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磁性和無序系統的電子結構理論, CH74, 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低溫研究和宇宙背景輻射, CH75, 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弱電統一理論, CH76, 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CP破壞的發現, CH77, 198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雷射光譜學與電子能譜學, CH78, 198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變理論, CH79, 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天體物理學的成就, CH80, 198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W±和Z粒子的發現, CH81, 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霍耳效應, CH82, 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電子顯微鏡與掃描穿隧顯微鏡, CH83, 198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溫超導電性, CH84, 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微中子的研究, CH85, 198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子鐘和離子阱技術, CH86, 199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核子的深度非彈性散射, CH87, 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凝聚態物理, CH88, 199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多絲正比室的發明, CH89, 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型脈衝星, CH90, 199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子譜學和中子繞射技術, CH91, 199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微中子和重輕子的發現, CH92, 199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發現氦3中的超流動陸, CH93,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雷射玲卻和捕獲原子, CH94,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分數量子霍耳效應的發現, CH95, 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非阿貝爾規範理論的重正化方法, CH96, 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代資訊技術, CH97, 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年代索引, CH98, 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文姓名索引, CH99, 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項目索引, CH100, 參考文獻
Items
  • 1 records • Pages 1 •
  • 1 records • Pages 1 •
Reviews
Export
pickup library
 
 
Change password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