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韓核武問題檢視國際典則之作用
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碩士班

 

  • 由北韓核武問題檢視國際典則之作用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作者: 李靜惠,
    其他團體作者: 國立高雄大學
    出版地: [高雄市]
    出版者: 撰者;
    出版年: 民99[2010]
    面頁冊數: 153面圖,表 : 30公分;
    標題: 禁核擴散典則
    標題: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電子資源: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1202436025229426714
    摘要註:   國際關係理論為一門學派分歧且相互爭論的學科,新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及社會建構主義均對「國際典則」有不同的解讀面向,並將其用於實際的個案研究之中。鑑於使用單一理論可能產生的侷限,本論文以北韓核武問題與禁核擴散典則之運作為基礎,同時檢視新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所提出之國際典則主張,分別釐清其理論之適用與侷限,從而評估禁核擴散典則之實際作用為何。  在新現實主義的適用方面,本論文發現霸權國家會主導禁核擴散典則之運作,其侷限在於霸權國家雖會提供目標國進行國際合作的誘因,但誘因獲得滿足後,目標國將退出國際合作,因此霸權國家需不斷提供目標國進行國際合作的誘因,以維持禁核擴散典則的運作。其次,在新自由制度主義的適用方面,本論文發現禁核擴散典則能短暫發揮促成國際合作、暫時抑制行為者對無政府狀態及國際合作不信任,但無法完全克服無政府狀態造成的合作障礙;而禁核擴散典則的制裁效用亦有其侷限之處,未必能完全發揮制裁背叛者的效用。第三,在社會建構主義的適用方面,本論文發現行為者之間的相互認知結構會影響國家行為,而行為者之間對於禁核擴散典則的集體認知則會影響典則的運作。由上可知,禁核擴散典則的作用會受到霸權意志與行為者之間的認知結構影響,因此,禁核擴散典則在北韓核武問題一例中的實際作用為「中介變數」,無法單獨對北韓核武問題產生作用。 none
館藏
  • 2 筆 • 頁數 1 •
 
310002026279 博碩士論文區(二樓) 不外借資料 學位論文 TH 008M/0019 382101 4055 2010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310002026287 博碩士論文區(二樓) 不外借資料 學位論文 TH 008M/0019 382101 4055 2010 c.2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 2 筆 • 頁數 1 •
評論
Export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