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談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蔣勳

 

  • 蔣勳談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 紀錄類型: 書目-錄音,非音樂表演資料 : 單行本
    作者: 蔣勳,
    其他團體作者: 趨勢教育基金會
    出版地: 臺北市
    出版者: 趨勢教育基金會出版發行; 三民書局總經銷;
    出版年: 2011[民100]
    面頁冊數: 4張錄音光碟(約227分)數位,立體聲 : 4 3/4吋; 1張折頁(12x12公分) +
    標題: 山水畫 -
    標題: 黃公望 - 作品集 -
    附註: 雷射唱片
    附註: 製作, 中國廣播公司; 監製, 楊文瑩; 片頭音樂, 陳郁雯; 企劃, 錄音, 楊偉源
    附註: 黃公望五十歲才開始學繪畫,現在看到的黃公望作品多在他六、七十歲以後,似乎繪畫對他而言,也只是一種個人修行之餘的寄情筆墨,也因為這樣的態度,使他的山水畫,特別開拓出了一條平淡天真的道路,不刻意,不做作,使藝術創作回歸到人的本性的自在。本名陸堅的黃公望,一生命運坎坷。十二歲便通過神童科考試,二十四歲起一直擔任基層的官員,在官場上並無特別發展。中年因受牽連而入獄,遭受一生中最大的打擊。「富春山居」長卷承載了一條江水悠遠漫長的故事,時哭,時笑,時激憤,時平緩,時洶湧,時潺湲,時高亢澎湃,時低迴婉轉,是老畫家82歲回看一生走來的漫漫長途吧。「富春山居圖」是還沒有說完的河流的故事。五十多歲出獄後,親人遠離,黃公望於江蘇、浙江一帶雲遊,賣卜維生,後來向趙孟頫學畫。身為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二代的子孫,趙孟頫受元世祖徵召成了元朝的大官,面對國破的山河,只能寄情於筆墨,他的畫作充斥不想為官,一心隱逸的理想。黃公望受趙孟頫影響,精通儒釋道三敎的他,並且青出於藍,成為元四大家之首。他八十二歲時創作的名畫〈富春山居圖〉是文人畫的典範,被後世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在不同的藏家手中流轉。有人為這張畫傾家蕩產,有人為這張畫死時不能瞑目,明代藏家吳洪裕更因此要姪子燒畫殉葬,沒想到煙火騰騰,畫被搶救出來,已燒成兩段。前段稱為「剩山圖」,1956年進入了浙江博物館。較長的後段歷經不同收藏者,最後入了淸宫,卻被乾隆當成假畫。1949年隨故宫南遷,到了台灣,成為台北故宫的收藏品。兩段在2011年六月,經歷360餘年分隔,將第一次合璧展出。
    內容註: , 1, 隱逸 1-1.一分為二的名作,1-2.童年,1-3.人生的轉折,1-4.生命的焠鍊,1-5.領悟,1-6.寄情於筆墨,1-7.隱逸,1-8.戲曲,1-9.李嵩.骷髏幻戲圖, 2, 大癡 2-1.醉中天,2-2.靜觀,2-3.大癡,2-4.九峰雪霽,2-5.孤傲的山峰,2-6.留白,2-7.心靈看山水,2-8.立軸與長卷,2-9.富春山居的落款, 3, 有無相生 3-1.闊遠,3-2.有無相生,3-3.空靈,3-4.不露鋒芒的圓融,3-5.點景的意義,3-6.從繪畫走向哲學, 4, 三百六十年後的重逢 <富春山居圖>在不同的藏家手中流轉,二0一一年六月,分別藏於浙江博物館的<剩山圖>與台北故宫的無用師卷<富春山居圖>,第一次合壁於台北故宫展出。
館藏
  • 4 筆 • 頁數 1 •
 
300010009375 視聽欣賞區(三樓) 不外借資料 雷射唱片(CD) CD 945.6 4424 v.1 2011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300010009383 視聽欣賞區(三樓) 不外借資料 雷射唱片(CD) CD 945.6 4424 v.2 2011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300010009391 視聽欣賞區(三樓) 不外借資料 雷射唱片(CD) CD 945.6 4424 v.3 2011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300010009409 視聽欣賞區(三樓) 不外借資料 雷射唱片(CD) CD 945.6 4424 v.4 2011 一般使用(Normal) 在架 0
  • 4 筆 • 頁數 1 •
評論
Export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